成都国际车展组委会宣布,本届车展吸引全球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,创历史新高。从自主品牌到豪华车企,从新能源新势力到传统燃油车巨头,这场为期10天的汽车盛宴,不仅展现行业复苏活力,更勾勒出未来出行的新趋势。
自主品牌“全明星阵容”亮剑
比亚迪、奇瑞、长安等头部自主品牌悉数登场,且均以“专馆”形式独立参展。比亚迪展馆聚焦新能源技术矩阵,展示新一代刀片电池与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;奇瑞则以“全球化”为主题,带来出口欧洲的星途星纪元ET等车型;长安汽车更是将可变形汽车机器人概念车与“北斗天枢2.0”智驾计划搬上展台,彰显技术野心。
豪华品牌“电动化”集体转身
宝马、奔驰、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,在本届车展加速电动化布局。宝马首次将全球首发的iX3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带入西南市场,奔驰则展示EQS纯电SUV的L4级自动驾驶功能,奥迪更推出专为我国市场打造的A6L e-tron长轴距版,续航突破1000公里。
新势力“技术秀”引发关注
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新势力品牌,以“智能生态”为核心竞争力。蔚来展示换电站4.0与800V高压平台,小鹏推出搭载XNGP 2.0无图智驾方案的MONA M03,理想则首次公开其5C超充电池的量产进度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M9,以鸿蒙座舱与ADS 3.0高阶智驾系统,成为车展“流量担当”。
行业启示:从“规模战”到“技术战”
近120个品牌的集结,折射出汽车产业的深层变革:
技术投入回报显现:自主品牌研发人员超10万人,年研发投入占比超5%。
电动化赛道拥挤:参展新能源车型超200款,纯电、混动、氢燃料路线并存。
智能化成必争地:L2+级以上智驾系统渗透率超60%,城市NOA功能成标配。
当成都车展的聚光灯照亮这些品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展位的扩张,更是中 国汽车工业从“市场换技术”到“技术输出全球”的蜕变。正如组委会负责人所言:“近120个品牌的背后,是全球汽车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,更是对技术的共同期待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