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5日,河北省人社厅发布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省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1.3亿元,精准投向技能培训、创业扶持、社保补贴等领域,直接惠及58.2万名劳动者,为稳就业保民生注入强劲动力。
资金精准滴灌:四大领域重点发力
补助资金中,3.2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覆盖智能制造、养老护理等紧缺工种培训;2.8亿元支持企业稳岗,向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发放社保补贴;1.9亿元注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,助力2.3万名创业者启动项目;3.4亿元定向困难人员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石家庄市通过“免申即享”模式,为1.2万家企业直接拨付稳岗资金,企业留工率达92%。
创新政策工具:数字赋能提升效能
河北省搭建“冀时办”就业服务专区,实现补贴申请“一网通办”,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。唐山市试点“就业券”制度,劳动者凭培训券自主选择课程,培训机构凭券结算,参与率提升40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邯郸市建立“企业用工画像”系统,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岗位,上半年帮助3.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。
经济民生双赢:就业质量持续攀升
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4.3万人,完成年度目标83.5%,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.2%以内。承德市通过乡村旅游培训带动2.1万人就业,人均月增收1800元;雄安新区依托基建项目开发岗位1.5万个,吸纳本地劳动力占比超60%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月均收入提高23%,创业扶持项目存活率达89%,形成“培训-就业-增收”的良性循环。
当11亿元就业补助转化为58万人的生活保障,当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,河北正以“真金白银+精准服务”的双轮驱动,书写着稳就业促发展的民生答卷。这场跨越城乡的就业攻坚战,不仅守住了千家万户的“饭碗”,更托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希望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