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3日,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发布重磅消息:苹果首款折叠iPad将于2028年正式上市,展开后屏幕尺寸达18-20英寸,定位高端移动生产力工具。这一消息标志着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形态升级。
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
据供应链消息,该设备将采用康宁研发的超薄盖板玻璃(UTG),由GIS独家负责切割与质检。UTG玻璃可承受50万次折叠,折痕控制优于传统聚酰亚胺薄膜。分析师指出,折叠iPad的UTG单价将显著高于折叠iPhone,推动其售价突破现有iPad产品线天花板。首批零部件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试产,2026年第二季度进入大规模备货阶段。
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
这款设备将直接对标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与华为Mate X系列,但凭借更大的屏幕尺寸和iPadOS生态优势,瞄准专业设计分析等场景。预估2028年出货量在50-100万台之间,初期产能将优先保障国内市场。值得关注的是,苹果同步申请的“可折叠设备防误触专利”显示,其铰链技术可能实现360度无极旋转,支持帐篷模式、悬停拍摄等创新交互。
行业影响与挑战
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已组建200人专项团队攻关UTG玻璃量产技术,计划在成都B16生产线实现月产能10万片。但分析师表示,折叠设备良率若低于70%,可能导致单机成本增加40%。与此同时,联想、小米等国内品牌正加速折叠平板研发,预计2027年形成多强竞争格局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